線下活動

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2——變局與信心

活動時間:2022/09/19 ~ 2022/09/20
活動地址:香港科學園
已結束

活動介紹

財經01.jpg


2022年9月21日,“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2——變局與信心”在香港、內地同步開幕。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深圳市市長覃偉中,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毛超峰,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香港科技大學候任校長葉玉如,法國道德與政治科學院副主席、歐洲央行前行長、法蘭西銀行名譽行長尚?克勞德?特瑞謝等海內外政商學界人士出席并發表演講。


據了解,為期兩天的論壇,有來自北京、香港、深圳,以及國際機構的眾多嘉賓穿越時空、共赴盛會。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貿易平衡屢遭波折的背景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共商共議,為全球經濟及灣區發展尋找新機遇,探明新方向,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競爭力。


財經02.png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 徐威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致歡迎辭。他表示,鳳凰衛視作為一家立足香港、面向港澳臺及全球華人的國際媒體,多年來一直將“連通粵港澳,推介大灣區”作為重要使命。此次灣區財經論壇也是新冠疫情以來,鳳凰衛視集團舉辦的第一場大型國際論壇。


中國是全球重要的增長引擎,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關注中國發展,必要關注粵港澳大灣區。“我們不僅在大灣區看到了中國發展和創新的動力,也從這里感受到世界經濟企穩回升的信心。”徐威引用統計數據指出,粵港澳有望成為全球經濟總量第一的灣區,深圳正在成為全球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高地之一。此次論壇聚焦大灣區,就是希望從財經議題入手,匯聚全球智慧,剖析灣區實踐、凝聚發展共識、融匯增長動能,促進大灣區和中國蓬勃發展,與世界共生共榮。


財經03.png△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香港現場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李家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對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堅持改革開放肩負重大意義,同時也帶來了龐大的機遇和發展動能。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1日發表的重要講話指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大灣區城市文化同源、人緣相親,香港作為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城市的代表,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專業服務享譽全球,加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絕對有能力在大灣區建設中擔當重要角色。


李家超表示,論壇主題“變局與信心”很適合香港現在的情況:在我們面對世界地緣政治和經濟格局不斷演變的“變局”之下,我們對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信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信心”。他進一步回顧了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經歷的種種挑戰,最終都在背靠祖國以及香港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應對。“現在,我們在發展的道路上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香港未來的金融發展能怎么助力大灣區發展?李家超在演講中還分享了香港在深化與內地金融合作,從而推動大灣區建設和促進本地金融業發展的五大優勢,包括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領導全球,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加強,香港擁有全球頂尖的投融資平臺,香港是世界一流的財富和風險管理中心,香港將全力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李家超最后表示,未來五年是香港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在特區政府積極投入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會促進和支持區內經濟發展,同時更便利香港優勢產業在區內發展,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財經04.png△深圳市長 覃偉中


深圳市長覃偉中祝賀“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2”開幕。他指出,此次論壇對于更好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促進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攜手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覃偉中表示,深圳作為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致力于深化深港澳更緊密交流合作,特別是把金融合作作為重點,著力提升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港深兩地在推進金融對外開放上承擔著共同的使命、面臨著共同的機遇。深圳將充分吸收本次論壇成果,發揮大灣區聯通世界的優勢和香港“超級聯系人”的作用,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為提升大灣區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作出更大的貢獻。


財經05.png

△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 毛超峰


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毛超峰在演講中表示,作為深耕大灣區的綜合性大型骨干文化央企,紫荊文化集團致力于積極探索文化振興灣區之道,為大灣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能量。


毛超峰提出,要以文化傳承涵養文化自信、以文化創新驅動跨界融合、以文化包容引領全面開放新格局、以文化韌性應變局開新局,將文化傳承、文化創新、文化包容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培養文化韌性,不搞文化封閉。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的挑戰,促進文化與經濟、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共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為后疫情時代世界發展的中國方案提供創新樣本。


財經06.png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 戴相龍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發表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演講。戴相龍指出,灣區金融業有實力有智慧支持灣區建設;香港早已穩居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第三位;中國內地及灣區經濟增長實力不斷支撐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和提高;香港和上海、深圳的互聯互通不斷擴大,必將推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產品和金融交易量不斷增加。


戴相龍表示,中美關系負面發展不會改變香港的國際化金融制度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反,一些在其他金融中心上市的公司還會轉入香港上市,為香港鞏固和提升其國際金融中心提供機遇。歷史將證明,香港和內地擴大互聯互通后,內資進入香港的數量會逐步增加,占比也會提高,但這并不意味著香港金融市場“內地化”,香港仍將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屬性。


財經07.png

△香港科技大學候任校長 葉玉如


香港科技大學候任校長葉玉如演講表示,對香港的未來,特別是創科發展,充滿了信心。這個信心首先來自國家的大力支持、來自香港特區政府對創科發展的重視和支持、來自香港在創科領域的優勢,也來自香港創科發展面臨的機遇。葉玉如認為,香港和深圳只有一河之隔,在創新科技方面各有所長,可以協力建構一個連接內地、香港與國際的創科生態系統。而兩地政府正在共同推進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可以成為兩地科技合作、大灣區高科技產業鏈的核心樞紐。


財經08.png

△法國道德與政治科學院副主席、歐洲央行前行長、法蘭西銀行名譽行長尚?克勞德?特瑞謝


法國道德與政治科學院副主席、歐洲央行前行長、法蘭西銀行名譽行長尚?克勞德?特瑞謝在演講中表示,在當前全新的世界貨幣、金融和經濟環境下,“變局與信心——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2”的召開恰逢其時,意義深刻。盡管通貨膨脹即將卷土重來,我們必須面對系統性風險在內的一系列風險,但全球主要央行對價格穩定有著普遍共識和相同的目標,即中期內維持2%的通脹(2%的通脹數據在歐洲和美國得到極大的認可)。這是當今世界諸多不利因素中的一個積極因素。


如今,美聯儲加息、俄烏沖突、歐債危機、能源危機等一系列問題引發世界經濟局勢動蕩,新冠疫情對各國資本市場、實體經濟、全球價值鏈也產生了不同影響。面對種種嚴峻形勢,21日上午,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香港證監會前主席、中國證監會前首席顧問梁定邦,亞投行戰略政策副行長艾德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等嘉賓,圍繞“大變局下的全球經濟挑戰”的主題發表主旨演講,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全面引發思考,商討“不斷完善互聯互通,連接中國與世界”、“如何使全球重返可持續發展軌道”、“世界各國如何摒棄意識形態偏見、超越經濟理性從而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如何促進經濟復蘇同時避免刺激后遺癥”等關鍵問題。


9月21日,論壇還將針對不同延展主題,邀請行業專家、名流學士等重量級嘉賓,開展圓桌探討及鳳凰云夜話。


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著眼話題:“和”而不同——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新敘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香港立法會議員、金融發展局董事局成員黃元山等嘉賓,共商“雙碳目標下的綠色金融與ESG”、“金融如何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助力大灣區建設,金融支持創科發展”、“香港資本市場迭代升級”等建設性議題,深入探究大變局下的全球經濟挑戰、中國深入開放下的大灣區使命、金融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責任,以及香港資本市場引領與驅動的戰略。


在21日晚的鳳凰云夜話環節,萬科集團創始人、董事會名譽主席王石,亦將帶來深度觀察下的真知灼見,點燃思想火花。


論壇為期兩天,9月22日,眾多重量級嘉賓還將帶來更多契合當下世界格局、社會民生熱點的主旨演講,啟發思考,延展意義。圍繞“如何由疫后修復轉向啟動內生增長動能”、“下一步的改革和開放、國際貿易、數字經濟、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如何破局”等議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將從不同方向討論“中國經濟新勢能”;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備受全球矚目,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唐杰、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兼逸夫書院院長王叢等嘉賓,將從各自專業領域探討“粵港澳大灣區新使命”,深入研究“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粵港澳三地如何分工定位”、“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建立全球性科創產業高地及吸引國際化人才”等問題。


同時,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中國建設銀行原董事長、東北亞經濟研究院首任院長王洪章,中國銀保監會原副部長級干部于學軍,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實踐教授及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肖耿,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新開發銀行副行長兼首席行政官周強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團常務主席、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董事長馬蔚華,法國里昂商學院副校長、亞洲校區校長 、亞歐商學院法方院長王華,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柳磊,陽光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維功,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交控科技董事長郜春海等各領域大咖,亦將各自拋出問題與觀點,發表主旨演講,參與圓桌討論,主題包括:“金融開放與金融穩定”、“ 地產周期:前景與趨勢”、“數字經濟與綠色經濟雙螺旋”、“中小企業發展:如何激發活力”、“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與企業高質量發展”等。


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史蒂文?艾倫巴奈特,參與了22日晚的鳳凰云夜話,引入國際視野,碰撞深遠啟迪。


財經09.jpg


本次論壇由鳳凰衛視、鳳凰網聯合多家機構舉辦,東方豪華旗艦MPV紅旗HQ9首席戰略合作支持,并獲得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德魯克管理學院、法國里昂商學院等學術機構支持,以及本論壇指定用酒赤水河左岸莊園醬酒青花郎的特約支持。同時邀請到星島新聞集團、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明報、香港商報、亞洲周刊、紫荊雜志社、中國基金報、21世紀經濟報道、界面新聞、每日經濟新聞、財經、經濟觀察報、中國企業家、財聯社、金融界、新京報、同花順、萬得等媒體機構合作。